【百万播放】国际核聚变项目猪队友太多?中国:算了,我自己来
关注风云之声
提升思维层次
导读
1.嫦娥五号将从月球取样回来,我们终于要有自己的月球样品。
2.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建设进度远远落后预期,中国决定自己来。2017年启动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。
手机用户60934942960:
这才是真正的高科技,谁掌握了可控核聚变,谁就掌握了未来世界,中国加油
手机用户52983198066:
真的是猪队友是怎么带都带不动。为中国科学家点赞
2019年1月3日,嫦娥四号着陆在月球背面。
这里的关键,是中国先进的中继卫星技术。没有中继卫星,地球和月球背面就无法联系。
月球的背面,是人类没有涉足过的土地。中国将从那里,带回关于地球起源、月球演化的第一手资料。
1978年,中美建交的时候,美国向中国赠送了1克月球岩石的样品。这1克样品还得一分为二,一半展出,一半做研究。当时还很年轻的“嫦娥之父”欧阳自远,就用这0.5克样品做出了不少成果。
而今年年底前后,我们将发射嫦娥五号,目标是从月球取样送回地球。我们终于要有自己的月球样品了!建立月球基地和载人登月,也都在推进之中。
说到月球探索,印度作为一个世界大国,今年也有一次尝试。9月7日,印度的“月船2号”原本希望在月球表面软着陆,但在最后时刻与地面失去联系,软着陆变成了硬着陆。
我们并不想嘲笑印度的失败,任何国家有志于太空探索,都是值得赞扬的。但印度月球车的一项独特而巧妙的设计,就让人哭笑不得了。什么设计呢?
它的轮子上刻了印度的国徽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(ISRO)的标志,使得它每转一圈,都会在月球上留下这些印记。这样都行啊,你们真是天才!
这还不是印度第一次如此机智地刷存在感。2007年,中国的嫦娥一号环绕月球。一年后,印度的“月船1号”进入月球轨道。虽然它来得迟,但在一件事上成功地抢在了中国前面。什么事呢?它释放了一个贴有印度国旗的月球撞击器,撞上了月球。就这样,印度先于中国在月球上留下了痕迹!
看起来,中国做事的方法是一步一个脚印,而印度做事的方法是一圈一个轮印,这就是两国的一个基本区别。
中国的航天事业,踏踏实实地前进,开拓着人类认识宇宙的边界。
在我们的太空旅程中,月球只是起步的一站。大家知道,为了冲出地球,移民宇宙,我最重视的科技就是——可控核聚变。
现在中国最重要的核聚变装置叫做EAST,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全超导的托卡马克。
2017年,EAST实现了101秒、5000万度的稳态高约束模放电,创造了托卡马克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的世界纪录。2018年,EAST实现了加热功率超过10兆瓦,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达到1亿度。如果你难以理解这些成果是什么意思,那么只需要记住一点就好:在这些方面,EAST代表了目前全世界聚变研究的最高水平。
EAST是用来研究核聚变物理的,它本身并不能实现核聚变。什么装置能实现核聚变呢?回答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(ITER)。它是在建设中的一台更大的全超导托卡马克,位于法国,由欧盟和中、美、俄、日、韩、印七方共建。基本上,我们这个星球上有实力的国家和地区全都参与进来了。
但在这么多国家30多年的努力下,ITER的进度却远远落后预期,几乎是每年推后一年。按照最初的计划,今年都应该开始实验了。但现在连影子都没有,设备还没造好呢!
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有些参与方在磨洋工。其中有些喊着缺钱,有些大概是不想让核聚变妨碍自己的页岩气生产,——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了吧?其实中国在所有七方中是最积极的,中国承担的任务都按期交付了,但有些猪队友实在是带不动啊!
因此,中国决心自己来。2017年12月5日,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(CFETR)在合肥和成都正式启动工程设计,预计在2020年底完成设计,在2040年代完成建设。CFETR的目标是,实现氚自持长时间稳定的聚变能输出,为未来的聚变能电站奠定基础。
中国的聚变研究,主动承担起了人类在宇宙中存亡绝续的挑战。
背景简介:本文作者袁岚峰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,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,“科技袁人”节目主讲人,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,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常务理事,入选“典赞·2018科普中国”十大科学传播人物,微博@中科大胡不归,知乎@袁岚峰(https://www.zhihu.com/people/yuan-lan-feng-8)。
责任编辑:祝阳